滚动预算的基本做法

滚动预算的基本做法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预算周期的设定

企业需根据自身业务特点确定滚动的周期,常见的有月度滚动、季度滚动等。例如,对于业务变化迅速的快消品行业,月度滚动预算能更及时地反映市场需求的波动,使企业资源调配紧跟销售节奏。而相对稳定的制造业,季度滚动或许就能满足其对生产计划、成本控制等方面的预算管理需求。

预算编制的起点选择

一般有以销售为起点、以利润为起点等多种方式。以销售为起点的滚动预算,先对未来各期的销售量进行预测,基于销售数据再逐步推导出生产、采购、成本等其他预算项目。这适合于市场导向型企业,因为销售情况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产运营规模与资源投入方向。若以利润为起点,则是先确定期望达成的利润目标,然后倒推各项收入与成本费用预算,有助于企业在追求盈利目标的过程中,合理规划资源、控制成本。

数据的收集与更新

企业要建立高效的数据收集系统,广泛收集内部的生产、销售、库存、成本等数据,以及外部的市场动态、行业趋势、宏观经济数据等信息。并且随着时间推移,不断用最新数据替换旧数据,确保预算依据的时效性与准确性。例如,利用信息化系统实时获取销售终端的销售数据,及时反馈到预算编制中,以便对后续预算期的销售预测进行修正。

差异分析与调整机制

在每个滚动周期结束后,企业要详细分析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的差异及其原因。若是市场环境变化导致销售未达预期,就要相应调整生产计划、采购预算等后续周期的预算内容。这种不断的更新和修改正是滚动预算要做的事情,也是它优于普通年度预算之处。

预算编制的方法

滚动预算按照“近细远粗”的原则,根据上一期的预算完成情况,调整和具体编制下一期预算,并将编制预算的时期逐期连续滚动向前推移,使预算总是保持一定的时间幅度。在编制预算时,可先按年度分季,并将其中第一季度按月划分,编制各月的详细预算。其他三个季度的预算可以粗一些,只列各季总数,到第一季度结束前,再将第二季度的预算按月细分,第三、四季度及下年度第一季度只列各季总数,依此类推,使预算不断地滚动下去。

预算的执行与监控

制定好预算计划后,下一步就是执行这个计划。在执行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各项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并与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如果发现有偏差或问题,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此外,还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