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酱肉的做法

北京酱肉的做法有多种,以下提供几种常见的做法:

方法一:传统工艺

选材:

选用薄皮猪的后臂尖部位,要求35~40毫米厚的带肥膘肉,割去碎头,旋成椭圆形,保持外形完整,每块约3.5千克。

腌制:

将细盐(1.5~2.5千克)和硝酸钠均匀撒在肉坯上,每天一次,共腌7~10天。期间每隔12小时倒翻、摊晾一次,然后从边沿穿绳,上挂晾干1天。

酱制:

将腌好的肉坯加入花椒、大料、小茴香、甘草等调料和酱油,入大缸内酱制8天,每天倒缸一次。然后捞出挂在通风处晾干,到来年2月(约100天左右)入净缸或密封室内存放。

煮制:

到霜降前后,将肉坯取出,用清水浸泡1天,用碱水刷洗干净,开水下锅,以适当火候煮制1小时左右,即为成品。

做菜方法:

食用前将肉刷洗干净,上锅蒸约1小时,取出晾凉后切成薄片即可装盘上桌。

方法二:简化工艺

原料选择与整理:

选用卫生检验合格的、皮嫩膘薄、膘厚不超过2cm的猪肉,以肘子等部位为佳。将原料进行整理,包括洗涤、分档、刀工等工序,切成长17cm、宽14cm、厚度不超过6~8cm的肉块,浸泡4小时左右,除去血腥味。

配料选择:

配方中加入香叶、砂仁、豆蔻、丁香等香辛料,以及大葱和鲜姜。糖色的加工过程包括炒糖色,使其变成浅黑色。

焯水:

将准备好的原料肉投入沸水锅内加热,煮至半熟或刚熟,排除血污和腥、膻、臊异味。

煮制:

另起锅放少许底油,放入白糖炒糖色,添入肉汤和酱油,放适量的盐调烤。放入煮好的五花肉,皮朝下中火煮20分钟,翻面后转大火收汁,直至汤汁基本收干,肉呈酱红色。

方法三:现代做法

食材准备:

猪五花肉、姜、干红辣椒、香叶、桂皮、花椒、大料、老抽、生抽、料酒、冰糖、高度白酒。

腌制:

五花肉清洗干净,吸净表面水分,准备好姜片、干红辣椒段、香叶、桂皮、花椒、大料、生抽、老抽、料酒、冰糖后放入锅中,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3分钟左右,等彻底放凉后加入白酒,浸泡三天后用保鲜膜封好,冰箱冷藏,每天翻面一次。

晾干:

将泡好的肉用棉绳穿起来,吊挂在通风的窗口边,凉3天至表面完全干燥。

蒸制:

等晾好的肉缩小了很多即可,蒸20分钟左右,放凉后切片即可上桌。

这些做法各有特色,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做法尝试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