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面积规划面积

测绘面积和规划面积是 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差异

定义

测绘面积:是指通过测量手段获取的用地或建筑物的实际面积,通常用于土地使用和产权登记,计算方式包括直接测量法和几何测量法。

规划面积:是指根据国家规划标准,对房屋的建筑总平方数进行计算得出的面积,考虑了建筑面积、公共卫生间、公共通道等因素,每套住房的规划面积应不少于建筑面积的90%。

计算方法和侧重点

测绘面积:主要关注实际可居住的面积,包括套内建筑面积和共有分摊面积。计算规则依据《房产测量规范》,包括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和共有分摊面积的计算。

规划面积:根据城市规划方案所确定的各类用地的大小,反映城市规划中各功能区的规模和布局。计算方法可能因城市规划方案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包括几何测量法和地图量测法。

差异原因

规划面积:在设计之初,根据国家规定,考虑到各种因素进行计算,包括附属空间如卫生间、厨房等,这些空间的面积一般很小。

测绘面积:只计算实际可居住的面积,不包括附属空间。测量时可能会因为误差、技术不足或施工质量不合格等原因导致测绘面积出现误差。

应用场景

规划面积:用于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中,确定建设用地的规模和布局,控制土地开发建设的规模和速度,保障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测绘面积:用于房屋产权登记和房地产交易中,为产权人提供合法权益的保障,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总结:

测绘面积和规划面积在定义、计算方法和侧重点上存在明显差异。规划面积是设计之初根据国家规定计算出的总面积,包括附属空间;而测绘面积是实际可居住的面积,通过专业测绘手段测量得出。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项目成本的增加和开发进度的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这些差异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管理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