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后的做法
人死后应遵循以下步骤和习俗:
小殓
为尸体净身整容,穿上寿衣。这个步骤要尽早,有时在断气之前就进行,以避免肌肉细胞死亡后出现尸僵现象,影响穿寿衣。
报丧
家属需要给至亲好友送信,请来“探丧”,瞻谒遗容。报丧仪式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标志着正式通知亲友逝世。
停尸
咽气后,如果死者上边没有长辈就将尸体停放在堂屋正中,否则只能停放在偏房,叫“小殓”。
人死后一般停尸三天,以保证人是真的死了,并让逝者最后再散发一下留在身上的人间的气息。
入殓
整理遗容,换寿衣。有些情况下,逝者会选择火化,有些则选择土葬。如果选择火化,需先进行火化手续。
在入殓时,死者家属用棉球蘸香油,擦死者口、鼻、耳、眼,然后由继承人“下扎”将棺盖钉死。
出殡
根据风水师测算的时间出殡。出殡时,长子捧遗像走在最前,接着是棺木,亲属披麻戴孝随棺后,沿路放鞭炮,撒纸钱。
下葬时,挖坑、修坑、暖坑,下棺,填土,夯实与棺平。再用石灰拌土做三层伞,接着再堆土,在最外面培上草皮。
祭祀
人死后头七怎么祭奠:做法事的过程中,要请道士、和尚、尼姑、居士等来诵经做法,为逝者祈祷。在做法事的过程中要有家属亲友的陪同,并为逝者超度。在做法事的过程中,要为逝者烧钱化纸,并为逝者诵经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