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酒做法

老酒的制作方法有多种,以下提供几种常见的做法:

1. 传统方法

泡米 :选择较好的江米或大米,经过淘洗,用普通凉水浸泡8—10小时,沥干后备用。

蒸饭:

将沥干的米上锅蒸至九成熟离火,要求米饭蒸到外硬内软,无夹心,疏松不糊,熟透均匀。熟后不要马上掀锅盖,在锅内把饭放至快凉时再出锅,出锅后将饭打散,再摊盘晾至28℃以下入缸。

前期发酵:

将准备好的水、培养曲和酒药倒入缸内与蒸好的米饭搅拌均匀,盖好盖,夏季置干室温下,冬天放在暖气上或火炉前,经3天左右,米饭变软变甜,用筷子搅动,即可见到有酒渗出。此时缸里的温度达到23℃左右,即可停止前期发酵。

压榨:

将经过前期发酵的物料装入一干净的布袋中,上面压上木板、重物,榨出酒液。

煎酒(加热杀菌):

把压榨出的酒液放入锅内蒸,当锅内温度升到85度,即停止加热。

2. 改良方法

大米(糯米)1000克

泡米:把米淘洗干净,然后让米在清水中浸泡四到五个小时。

蒸饭:把泡好的米用清水再洗两遍,然后把米捞上来放入蒸锅或者蒸笼内,米的下面铺一张纱布,隔水蒸,米饭要蒸熟,把蒸锅内水烧开后,继续大火烧15~20分钟左右。

放凉:把蒸熟的米饭放到大的干净的盘上冷却,大概有30度左右就可以了,手感有一点点暖暖的就行了。

准备酒曲:将酒曲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面粉搅拌均匀。

加入酒曲:把准备好的酒曲的3/4加入到晾好的米饭中搅拌均匀,为了容易搅拌,最好用大一点的容器。

3. 农村自酿方法

浸泡:

将大米在清水中浸泡24小时左右,直至右手指能够将米捏碎。

蒸饭:

将浸好的大米淘洗干净,放入蒸锅蒸熟。

摊凉:

将米饭摊凉至30—35摄氏度,也可以用冷水冲凉,然后将饭打散至不粘连。

拌曲:

将曲与米饭拌匀,装入容器里,一般用陶瓷缸,老酒坛,塑料的担心有塑化剂,不锈钢也不是太好,因为酒发酵时有酸性,会和铁反应,将米饭表面压平,中间留一个动,酒曲发酵时要呼吸,而且也便于观察发酵。

一次发酵:

将装有拌好曲的米饭的容器盖好,不要密封,因为糖化阶段是需要氧气的,大约3天后,打开问道酒香,中间洞里有酒液溢出,尝尝有甜味,糖化成功。

二次发酵:

将水加入糖化好的米饭中,大约是1斤大米1.

4. 药用酒方法

材料:

生地黄、枸杞子、滁菊花各250克,糯米2500克,细曲200克。

制法:

将生地黄、枸杞子、滁菊花加工粉碎;细曲研成粗末;再将以上药置沙锅中,加水5000毫升,煮熬成汁至2500毫升左右时,将药汁倒入瓷坛中,待冷;糯米浸泡后洗净稍沥干水,上笼蒸熟,晾至35度时,拌入细曲后,倒入药坛内,与药汁拌匀,加盖密封,置保温处。经20多日后至药酒熟,然后去糟渣,将酒液贮入净器中即可。

5. 醒酒方法

1. 如果酒闻起来像是泥土、旧家具、苔藓或是菌菇的味道,果味比较干瘪甚至几乎没有,那么把瓶口敞着让酒留在瓶中竖直静置5-6小时,千万不可进醒酒器醒酒。

2. 如果状态介于3和4之间,可以酌情缩短瓶醒透气的时间。

这些方法各有特色,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尝试制作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