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箫做法

洞箫的制作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采竹:

选择适合造洞箫的竹材,常用的竹种有桂竹、石竹、孟宗竹、四方竹、紫竹、白竹、玉屏竹等。理想的竹子生长五年左右,截取约八十厘米长的竹材。竹子应生长在气温较冷及贫瘠的山区,肥沃多水的地方生长的竹子因不够坚硬,不适宜造洞箫。

储存:

将采下的竹子放在无日晒而又通风的地方,通常储放两年后才可造箫,储存时间越久,造出的洞箫音色越佳。

烤竹:

用火将竹子烤热,以拗直弯曲的部分。这个过程需要小心而有耐性,粗心大意的操作容易使竹材破裂。

打通竹节及打磨内膛:

可以用传统手工操作或现代工具完成。手工操作使用特制的钢条打通竹节,用长的圆锉及砂纸条打磨竹子内膛;机械操作则使用电动钻机打通竹节及研磨。

定位:

按需要的长度锯取竹材,根据不同的口径标准决定调性,在竹材上画好指孔、出音孔和吹孔的位置。

开吹口:

用刀开出标准的吹口形状,并打磨光滑。吹口的位置和形状对洞箫的音色和吹奏性能有重要影响。

钻指孔:

在已经定位之处,用电动钻具开出指孔和出音孔。钻孔次序通常由下至上,边钻孔边测试音准。

调音:

包括音准、音色和吹奏性能三方面。先用调音器测试音准,然后凭个人的吹奏经验反复吹奏测试,做更细致的音准调校。音色的调校可以在吹孔和内膛进行调整。

雕刻:

在洞箫上起画稿和题词,用雕刻刀刻出,可用木材染料著色。这可以增加洞箫的美观性。

抛光:

如果箫身没有上漆,可以用抛光机将箫身打磨抛光,使洞箫表面光滑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