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做法事唱的什么

道士在做法事时通常会唱“道士调”,这是一种结合了宗教仪式与民间习俗的表演艺术。道士调源于戏曲曲调,从清代道光年间传入玉环,在清末民初开始流行。在法事过程中,道士会使用各种民族乐器伴奏,如三弦、鼓、锣、钹、拍板、抱月等,并且通常由一个人表演,多人伴奏。

道士调的内容丰富,包括歌颂神佛功德的《虚皇上帝四十九章程》、《三十六部尊经》,传播劝世箴言的《叹亡灵》、《酒色财气》、《十空》、《十英雄》,以及演绎民间故事传说的《蔡状元造洛阳桥》、《黄氏女修行》等。

此外,道教音乐还有“法乐”和“土乐”之分,法乐具有宫廷风格,而土乐则极具地方特色。在道教仪式中,音乐用于烘托宗教气氛,增强信徒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