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防水做法

土建防水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以下是土建防水的一些常见做法:

基坑侧边防水

基坑侧边及距坡顶、坡底800mm宽度范围内必须实铺防水卷材。

桩头防水

1. 桩顶、桩侧及桩周边250mm范围先刷一道渗透结晶防水涂料。

2. 渗透结晶防水涂料上抹20厚聚合物防水砂浆。

3. 大面防水施工于聚合物防水砂浆上,边缘至桩边。

4. 大面防水与桩交接处以及桩头锚筋根部用密封膏密封。

底板沉降后浇带超前止水构造

沉降后浇带均采用超前止水构造。

先浇筑超前止水构造的砼,再浇筑底板砼。

底板砼浇筑前应对先浇筑的砼表面凿毛处理。

超前止水伸缩缝下增设500宽防水附加层。

施工后浇带构造(有降水)

地下水位高于基础底板时,基础垫层施工时在后浇带位置设置抗水压垫层。

抗水压沉垫单独浇筑,混凝土标号同基础底板。

防水卷材附加层在抗水压垫层下通长布置并在两边各超出250mm。

施工后浇带构造(无降水)

地下水位低于基础底板时,按图示做法设置后浇带。

后浇带砼接缝处位置500宽防水附加层。

无外伸基础底板边缘处防水构造(砖胎模)

底板施工前砌筑砖胎模并施工防水卷材及附加层。

施工基础底板及导墙。

上部墙体施工完毕后将砖胎模顶部后拆部分拆除。

施工墙体防水卷材。

有外伸基础底板边缘处防水构造(砖胎模、木模板)

采用砖胎模施工。

基础底板施工前砌砖胎模。

室内地面和墙面防水

室内地面:1.5厚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 + 5.0厚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

室内墙面:1.5厚JS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Ⅱ型)或5.0厚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

屋面防水

檐口、檐沟、女儿墙等部位需要特别处理,如涂料满刷或卷材满粘,并设置保护层。

地下室底板防水

底板变形缝、后浇带、高低跨连接处、桩头防水处理,通常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和卷材的复合防水做法。

细节处理

防水层下增设伸入屋面的宽度不应小于250mm附加层。

防水卷材收头用金属压条钉压,密封膏封严。

闭水试验

防水工作完成后,进行闭水试验,水的高度不可低于2厘米,观察24小时以上,检查是否有渗漏。

以上是土建防水的一些基本做法,具体实施时还需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和设计标准进行调整。需要注意的是,防水施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和寿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